室内空气样品的采集方法
 

    1、直接采样法

    当室内空气中的被测组分浓度较高,或者监测方法灵敏度高时,从室内空气中直接采集少量气样即可满足监测分析要求。例如,用非分散红外法测定室内空气中的一氧化碳;用紫外荧光法测定空气中的二氧化硫等都用直接采样法。这种方法测得的结果是瞬时浓度或短时间内的平均浓度,能较快地测知结果。常用的采样容器有玻璃注射器、采气袋等。

    (1)玻璃注射器采样

    玻璃注射器采样简单方便,在实际工作中应用最为广泛。

    注射器要选择气密性好的。选择方法如下:将注射器吸入100mL空气,内芯与外筒间滑动自如,用细橡胶管或眼药瓶的小胶帽封好进气口,垂直放置24h,剩余空气应不少于60mL

    用注射器采样时,注射器内应保持干燥,以减少样品储存过程中的损失。采样时,用现场空气抽洗3次后,再抽取一定体积现场空气样品。样品运送和保存时要垂直放置,

且应在12h内进行分析。

    (2)采气袋采样

    采气袋适用于采集化学性质稳定、不与采样袋起化学反应的气态污染物,如一氧化碳。

    采样时,袋内应该保持干燥,且现场空气充、放3次后再正式采样。取样后将进气口密封,袋内空气样品的压力以略呈正压为宜。用带金属衬里的采样袋可以延长样品的保存时间,如聚氯乙烯袋对一氧化碳可保存1015h,而铝膜衬里的聚酯袋可保存100h

    2、浓缩采样法

    室内空气中的污染物质浓度较低时,直接采样法往往不能满足分析方法检测限的要求,需要用富集采样法对大气中的污染物进行浓缩采样,即在现场使大量的空气样品通过液体或固体吸附剂,使之得到富集,以便分析测定。浓缩采样时间一般比较长,测得结果代表采样时段的平均浓度,更能反映室内空气质量。根据浓缩机理的不同,浓缩采样法分为溶液吸收法、固体吸附法、滤膜过滤法等几种。

    (1)溶液吸收法

    该方法是采集室内空气中气态及某些气溶胶态污染物质的常用方法。采样时,用抽气装置将室内空气以一定流量抽入装有吸收液的吸收管采集一段时间。采样结束后,倒出吸收液进行测定,根据测得结果及采样体积计算大气中污染物的浓度。

    常用的吸收管有气泡吸收管和多孔玻板吸收管

     泡吸收管

    气泡吸收管适用于采集气态污染物。采样时,吸收管要垂直放置,不能有泡沫溢出。使用前应检查吸收管玻璃磨口的气密性,保证严密不漏气。

    ②多孔玻板吸收管

    适用于采集气态或气态与气溶胶共存的污染物。

    使用前应检查玻璃砂芯的质量,方法如下:将吸收管装5mL水,以0.5Lmin的流量抽气,气泡路径(泡沫高度)(50±5)mm,阻力为(4.666±0.6666)kPa,气泡均匀,无特大气泡。

    采样时,吸收管要垂直放置,不能有泡沫溢出。使用后,必须用水抽气即筒抽水洗涤砂芯板,单纯用水不能冲洗砂芯板内残留的污染物。一般要用蒸馏水而不用自来水冲洗。

    (2)固体吸附法

    固体吸附法适用于采集室内空气中的有机污染物。常采用内径3.54.0mm,长80180mm玻璃吸附管,或内径5mm、长90mm(180mm)内壁抛光的不锈钢管。内装2060目的硅胶或活性炭、GDX担体、TenaxPorapak等固体吸附剂颗粒,管的两端用玻璃纤维或不锈钢网堵住。

    固体吸附剂用量视污染物种类而定。吸附剂的粒度应均匀,在装管前应进行烘干等预处理,以去除其所带的污染物。采样后将两端密封,带回实验室进行分析。样品解吸可以采用溶剂洗脱,使成为液态样品。也可以采用加热解吸,用惰性气体吹出气态样品进行分析。采样前必须经实验确定最大采样体积和样品的处理条件。

    (3)滤膜过滤法

    该方法适用于采集挥发性低的气溶胶,如可吸入颗粒物。将滤膜放在颗粒物采样夹上,用抽气装置抽气则空气中的颗粒物被阻留在滤膜上,称量滤膜上富集的颗粒物质量,根据采样体积,即可计算出空气中颗粒物的浓度。

    常用的滤膜有玻璃纤维滤膜、聚氯乙烯纤维滤膜、微孔滤膜等。

    玻璃纤维滤膜吸湿性小、耐高温、阻力小。但是其机械强度差。除做可吸入颗粒物的质量法分析外,样品可以用酸或有机溶剂提取,适于做不受滤膜组分及所含杂质影响的元素分析及有机污染物分析。

    聚氯乙烯纤维滤膜吸湿性小、阻力小、有静电现象、采样效率高、不亲水、能溶于乙酸丁酯,适用于重量法分析,消解后可作元素分析。

微孔滤膜是由醋酸纤维素或醋酸一硝酸混合纤维素制成的多孔性有机薄膜,用于空气采样的孔径有0.3µm0.45µm0.8µm等几种。微孔滤膜阻力大,且随孔径减小而显著增加,吸湿性强、有静电现象、机械强度好,可溶于丙酮等有机溶剂。不适于作重量法分析,消解后适于作元素分析;经丙酮蒸气使之透明后,可直接在显微镜下观察颗粒形状。

滤膜使用前应该在灯光下检查有无针孔、褶皱等可能影响过滤效率的因素。

发布日期:2017-07-26 

Copyright@2006-2014 北京大元环境检测技术研究中心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不得转载
总院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0号石油大院北教楼     中心地址:北京市海淀区永泰庄北路9号永泰绿色生态园C-11
邮编:100085 邮箱:dayuan@vip.126.com 网站备案号:京ICP备140280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