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监测分析质量控制的意义和内容
 

    环境监测是环境保护的眼睛,其技术水平对于把握污染现状和预测污染发展趋势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而环境监测的数据是环境监测的重要产品,对于数据质量常以“五性"即精密性、准确性、代表性、完整性和可比性来评价。精密性和准确性主要体现在实验室分析测试技术方面,代表性和完整性主要体现在优化布点、样品采集、保存、运输和处理等方面,而可比性又是精密性、准确性、代表性、完整性的综合体现,只有前四项都具备了,才有可比性可言。质量控制(QC)和质量保证(QA)是贯穿环境监测全过程的技术手段和管理程序,其目的是为了出具具有“五性"的环境监测数据。

环境监测质量保证是保证监测数据正确可靠的全部活动和措施,是环境监测的全面质量管理,致力于对达到测试结果质量要求提供信任。为了能提供信任,必须组织开展一系列质量保证活动,并能提供证实已达到质量要求的客观证据。

质量保证可分内部质量保证和外部质量保证。内部质量保证是向组织的管理者提供信任,通过开展质量管理体系评审以及自我评定,使管理者对本组织的体系、出具的数据、过程的质量要求满足规定要求充满信心。外部质量保证是为了向顾客和第三方等提供信任,使他们确信组织的体系、出具的数据、过程的质量已能满足规定要求,具备持续提供满足顾客要求并使其满意的测试结果的质量保证能力。

环境监测质量保证的主要内容包括:制订一个良好的监测计划,根据监测目的的需要和可能、经济成本和效益,确定对监测指标及数据的质量要求;规定相应的分析监测系统和质量控制程序,组织人员培训,编制分析方法和各种规章制度等。为取得合乎精密度、准确度、可比性、代表性与完整性要求的监测结果提供保证。

环境监测质量控制是环境监测质量保证的一个重要部分,致力于达到分析质量要求。是预防测试数据不合格发生的重要手段和措施,贯穿于测试分析的全过程。建立和实施质量体系,使质量活动得到严格控制。质量控制的目的在于控制监测人员的实验误差,以保证测试结果的精密度和准确度能在给定的置信水平下,达到允许限规定范围的质量要求。它包括实验室内部质量控制和外部质量控制两个部分。

实验室内部质量控制,是实验室自我控制质量的常规程序,它能反映分析质量稳定性如何,以便及时发现分析中异常情况,随时采取相应的校正措施。其内容包括空白实验、校准曲线核查、仪器设备的定期计量检定、平行样分析、加标样分析、密码样分析、分析同一样品各个检验结果的相关性、对保留样品再检验和编制质量控制图等:外部质量控制通常是参加本检验机构以外的同类检验机构的检验试验或对比,以便对数据进行独立评估,实验室可以从中发现所存在的系统误差等问题,以便及时校正、提高数据质量。常用的方法有分析标准样品以进行实验室之间的评估和分析测量系统的现场评估等。

发布日期:2017-07-23 

Copyright@2006-2014 北京大元环境检测技术研究中心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不得转载
总院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0号石油大院北教楼     中心地址:北京市海淀区永泰庄北路9号永泰绿色生态园C-11
邮编:100085 邮箱:dayuan@vip.126.com 网站备案号:京ICP备140280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