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城市垃圾处理产业发展的战略对策 |
目前,我国正在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体制,经济规律和市场机制将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因此,必须从市场经济的大背景来考虑城市垃圾处理产业发展战略,使城市垃圾处理符合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适应现代社会化大生产的形式,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逐步走向市场化和产业化。要实现此目标,城市垃圾处理产业发展战略对策的基本要点是: 1.建立城市垃圾处理的法规体系。通过垃圾处理法规的建立,明确城市垃圾处理的主体、责任、权利、要求和规范,使城市垃圾处理在规范化、法制化的轨道上发展,避免现行的城市垃圾处理体制中职责不明、权责不分、规范性不强、随意性大的问题。将现行的城市垃圾处理由政府依靠行政手段直接管理转变成为主要依靠法律法规进行法制管理。 2.改革现行城市垃圾管理体制。主要是打破现行的城市垃圾处理政企不分、垄断经营、非市场化、非产业化运作的局面。把垃圾处理由社会公益事业性质的政府行为转变成为企业的社会服务性质的经济行为。政府部门转变职能,由城市垃圾处理的投资者、管理者和经营者转变成为城市垃圾处理产业发展的指导者、培育者和监督者。由企业作为市场主体发挥应有的作用。 3.培育城市垃圾处理产业市场。政府通过建立和完善鼓励城市垃圾处理产业发展的收费、税收、财政、金融信贷、投融资等经济政策体系,以及强化相关的执法力度,从而推动城市垃圾处理产业市场的形成和发育,培育城市垃圾处理的技术产品市场、社会资本和投资市场、社会化的技术服务市场和经营市场。为企业营造城市垃圾处理产业的市场空问,为企业在城市垃圾处理产业领域进行生产、投资、建设、经营等活动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 4.建立开放、平等竞争的市场环境。按照“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向社会开放城市垃圾处理产业市场,打破垄断经营,引入竞争机制、实行优胜劣汰,将垃圾的收集、分检、回收、储运、处理、再生利用、产品经营等一体化,形成一个产业链,互动式发展。消除城市垃圾处理多主体参与、多环节街接、多利益分配、无组织操作带来的不平等竞争、不规范运作、非产业化发展的问题。 5.建立社会化、多元化的城市垃圾处理投入产出机制。利用经济利益引导社会资本进入城市垃圾处理领域的投资和运营,改变目前这一领域单纯依赖政府投资,导致资金投入严重不足,从而延滞城市垃圾处理产业发展的局面。通过政策的引导,建立起政府、企业、个人、团体、金融机构等相结合的城市垃圾处理的社会化、多元化投融资体制,实现社会资本资源在城市垃圾处理产业领域的合理配置,并充分发挥作用。 |
发布日期:2017-07-21 |
Copyright@2006-2014 北京大元环境检测技术研究中心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不得转载
总院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0号石油大院北教楼
中心地址:北京市海淀区永泰庄北路9号永泰绿色生态园C-11
邮编:100085
邮箱:dayuan@vip.126.com 网站备案号:京ICP备14028044号-4